第15章 推车-《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第(3/3)页

    孟鸢挽起袖子,洗手、称面、入引子。

    【面肥引子】先用温水化开,与高筋面按“软硬各半”混匀;揉到出光,三光(面光、盆光、手光)俱成,再盖湿布醒发。

    馅要备三样——

    第一样【鲜肉汤包】:

    猪前腿瘦肉切细丁,入少量五花末提香;葱姜水分三次打入,顺一方向搅到起粘,拌入【猪皮冻】小丁与一滴【高汤精华】,盐、酱适量,胡椒少许。馅一上劲,汤意便藏在肉里。

    第二样【鸡丁香菇木耳包】:

    把系统兑换的鸡腿肉丁用酱油、料酒略腌,山里捡的新鲜木耳切碎,市集买的干香菇泡发切丁,葱段爆香后与鸡丁合炒至半熟,晾凉拌入芝麻油。这个馅子香气高、口感松,给不吃猪肉的人一个念想。

    第三样【素三鲜(韭菜鸡蛋木耳)】:

    鸡蛋先炒成碎玉,韭菜切细末,用少许盐轻轻揉出香气,再与切碎的木耳拌匀,盐、胡椒、香油调好,最后泼一勺热油锁香。素口也要有尊严,咬开有汤意、齿间有层次。

    醒好的面再次揉匀,揪剂,擀皮——边薄心厚。一双手下去,褶子像一朵朵白小菊开在掌心。蒸笼衬布洗净挤干,摊在笼屉上,摆包不挤不靠,留足蒸汽路。

    周玉明在一旁端着小本子记:“肉馅、鸡丁、素三鲜……限量各五笼?”

    “先各三笼试水。”孟鸢道,“卖相要稳,第一笼给茶棚,第二笼给捕快,第三笼留口碑。”

    柳氏看着她捏褶,眼睛都舍不得眨。周临安把先生给的书单抄好,放下笔,默默把成品一笼笼按标签分好:“明早我去茶棚借火。”

    院门外又是一阵动静。铁柱娘一路风风火火:“哎呀可不得了,周家今晚还在和面!明儿一早就进镇!我跟你们讲,那小院我认得,离书院近得很,临街还能摆摊!”

    围观众人面面相觑——

    “真搬啊?”

    “这回不是嘴上说说了。”

    “啧,咱也得学学本事,别光站这儿酸。”

    王大虎站在门槛外,冲屋里喊:“明儿卯时我来帮抬箱子!”

    “成!”孟鸢一口应下,声音干脆。

    夜更深,面团在温润里慢慢发着,馅料的香气贴着梁檩打转。

    明日一早,车到门前,箱上车、笼上车、钥匙上腰。有人震惊,有人眼红,都由他们去——

    周家要进镇了。

    书院在前,渡口在侧,蒸汽要在新院第一天就腾起来。

    柳氏先把祖宗牌位与旧家门楣包好,郑重放在最里面;周临安抱书箱,捆得一丝不乱;周玉明两手像小风车,一会儿端笼屉,一会儿抬柴捆,忙得飞起。孟鸢把三样馅料放在食盒里,写上“肉”“鸡丁”“素三鲜”,又把蒸笼衬布叠平,用绳子交叉扎好。

    铁柱娘早就蹲在门口看热闹,嗓门跟铜锣似的:“小孟家,往后可别忘了回村看看——”话没落地,自己又补一刀,“啧,你这架势,像小东家出门!”围观的你一句我一句:

    “才卖几天饼就搬镇上?”

    “人家手艺顶用,读书也顶用!”

    “镇上院子年租两三两,周家这是真翻身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