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秋季大促销-《金牌武婿》


    第(2/3)页

    “八折就是您买十斤米,咱们给您便宜200铜币,要是您不要铜币,咱们就多送你两斤米。”

    100铜币一斤米,听起来没什么差别。

    可实际上,1000铜币买十二斤米,比800铜币买十斤米,单价上要贵一些。

    老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一家子在这米店买了几十年的米了,还没有遇到过这种好事。

    那两个伙计,更是一脸看疯子的表情,就算你是楚家新姑爷,也不能这么做生意啊,这还不得亏死了。

    粮食本就是小本买卖,主要靠薄利多销,没有足够的销量,赚这十斤米的钱,意义不大。

    所以薛见打算搞一个促销活动,将那些新老顾客的吸引过来。

    “掌柜的,您说的作数?”

    那老人连忙问道。

    薛见笑了笑。

    “刘爷爷放心,我是掌柜的,我说了不算数,谁说了还算数。

    您要买十斤米,就给您便宜200铜币,或者送您两斤米。”

    老人笑着称赞了一句。

    “掌柜的好人啊,那我就买十斤稻花米,刚好带了一个银币,也不用找钱,送我两斤米就行,最便宜的糙米都行。”

    薛见内心对这老人印象极好,实诚人,送的米都只要糙米。

    对于这种顾客,肯定是要留住,他一摆手对两个伙计说道。

    “去,给刘爷爷称十二斤稻花米,包好了,我亲自给刘爷爷送到府上。”

    那老人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

    “不可不可,掌柜的这么忙,怎么敢劳烦。”

    那两位伙计也迟疑了一下,却被薛见一瞪眼,两人立刻就跑去后面称米去了。

    薛见就拉着老人随意聊了聊。

    问了这里还有多少人家,老人多不多,哪家有什么困难,哪家比较贫苦,就像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县太爷,事无巨细。

    老人对这年轻人好感更多了,便说了很多这些老街老巷的事情。

    不一会儿,两个伙计就装好了十二斤米,当着老人的面,又称了一次,确定无误后,老人这才从袖口掏出一个银币。

    薛见提着米,搀扶着老人,向着米店外走去。

    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老人数次夸赞掌柜的是个大好人啊,回去后,一定要跟老街坊说说,让他们来这买米。

    将老人送回了家,薛见也大致了解清楚了这一圈的民生情况。

    总体来说,像刘爷爷这种小门小户居多,做些小生意,穷苦的吃不起米的也有,但不多、

    毕竟这里属于城中心的位置,按上辈子的话说,就是妥妥的一环二环黄金区域,寸土寸金。

    回了米店,薛见脸色难得露出笑意,夸赞了两个伙计一句。

    “刚才表现不错,十斤米卖出去了,我也说话算话,你们可以各自从库房提半斤米,记在账上。”

    那名为大财,看起来胖乎乎的年轻伙计,意外道。

    “掌柜的,刚才是您卖出去的十斤米,我们也有半斤米可以拿?”

    薛见点了点头,笑道。

    “今天是我上任第一天,而且你们表现不错,所以算是奖励,以后就需要你们靠自己本事,挣这半斤米了。”

    两人都欣喜若狂,只觉得这日子终于有盼头了,不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以前反正都是死工资,卖多少米,跟自己也没关系。

    薛见坐下来,翻了翻账本,看了一下前几个月的账目,然后回忆了自己今天与刘爷爷了解的情况。

    这一片地带,至少有百户人家还要买米,但几个月来,来买米的却只有三十多户,客户流失严重。

    他一拍桌案,把两个正在打扫卫生的伙计吓了一跳。

    “流子,去给我找个写字漂亮的书生来。”

    名为流子的伙计,不明所以,但还是老老实实出门找人去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流子就带了一个穿着寒酸落魄的书生过来。

    薛见也不废话,直接丢给他一份稿纸说道。

    “小哥,按这个模子,给我抄写一百五十份,五十份一斤米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