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没想到,只出来了一个老御史,就让整个朝堂发生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变化。 不仅没有参倒贾琏,反而还被皇帝借机发挥,给他封了爵!这还了得,其他的都不说,要是这小子成长起来,日后哪里还有他们这些人的立足之地! 要知道,贾琏也不过年方二三,又是开国功勋之后,如今,少年封爵,位列超品,身在勋贵。对比他们这些读书出身的功名之臣,简直没有可比性! 他们这些人熬到头发花白,甚至要等到死了之后,盖棺定论,说不定会追赠一个谥号,那都是夭天之幸了! 所以不管其他的,就只是这一条,都足够把这些人羡慕嫉妒的要死了,他们又怎么能够同意? 一个嘴上无毛,年纪轻轻的纨绔后生,突然有朝一日,骑在他们头上,哪怕是见了面,都要给对方行礼,这他妈还能受得了? 所以皇帝的天宪才出,贾琏马上跪倒谢恩,造成既定事实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哪怕是皇帝新党,也都跪倒了一大片,一个个高呼让皇帝收回成命! 更有甚者,还要叫嚣着请求把贾琏这个祸国谀君的佞臣贼子推出去斩了! 反倒是开国勋贵那一块,如牛继宗,冯唐之辈一个个都淡定的站在那里,看着跪在地上谢主隆恩的贾琏,眼中透着精光,甚至有些神色莫名的笑意。 这对他们开国功勋来说,可是一个皇帝释放善意的好兆头!这就代表了,只要把握住机会,他们的子弟,有朝一日也能够像贾琏这样熬出头! 毕竟自从乾熙文臣崛起,太上皇又极力打压开国功勋一脉,如今在朝堂之上的只剩下他们这几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人。 想更进一步,那些读书人们可容不得他们,想退下去,确实已经身在漩涡之中,哪有那么容易? 如今贾琏的出现,让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勋贵之后,看到了打破平衡的希望,甚至于后代子弟们的崛起希望。 毕竟谁也不希望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虽然大多数情况之下都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在他们这一代,再出几个拔尖的,那么这种斩断的速度就会被大大的延迟甚至好几代! 就像当初的二代荣国贾代善,子承父业,再创辉煌!继承的爵位都没被削减过。所以才有了,十几二十年前,贾家辉煌的延续! 如果不是后来卷入了漩涡之中,就眼前跪着的这臭小子,今日又何必因为一个伯爵之位,而引的朝堂震动? 若是他那死鬼老子当年没有做下错事,被天家抓住了把柄,贾琏的起点起码是个侯爵,而且还是一等侯! 所以这一秒,牛继宗和冯唐两个对视了一眼。下一秒就要挺身而出,力挺贾琏。看到他们的动作,一众勋臣,也有一些蠢蠢欲动,下一刻,下一刻就被为首的两人,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如果大部分都跳出来,支持贾琏,那皇帝估计就要坐不住了。但又不能没有人出来,所以下一刻,神武将军冯唐,还有一等伯牛继宗,出列上前,开始和那群口诛笔伐的文官们对喷,整个朝堂乱成一锅粥! 最后,在皇帝忍无可忍的暴怒之下,才平静了下来。又有大臣拿贾琏年少不知事来搪塞,而且哪怕妥协了,都还揪着入爵者不得御九卿事,请求罢免贾琏工部左侍郎的实职。 这其中,裘良那个狗东西叫的最欢,疯狂的在朝臣面前刷着存在感,他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因为又过了几天,都没见贾琏或者是皇帝拿他怎么样,他就自以为是的认为贾琏手里面没有他,派水匪截杀贾琏的证据! 也就放下心来,而且跳的更欢了,拼命叫嚣,这一刻,裘良也是在给自己背后的主子八王爷表忠心哩!哪怕最后事情不成,他的表现也被八爷看在眼里了! 他这种人自以为是的擅长钻营之道。自然不肯放过这种表现的机会,至于皇帝的厌恶,法不责众,又能拿他怎么样呢? 他都在五城兵马司这个冷板凳上,做了好几年了,一直都没得到晋升。而且八爷好像也要把他钉死在这个位置上,如此一来,他哪里肯甘心? 裘良卖力的表现,自然被八爷看在眼里,八王爷此刻看他,就像看一个死人一样,这狗东西,随大流叫上几句不就行了,那么过分现眼的叫嚣,没看到上面皇帝的脸都是一片阴沉了吗? 这种不会看形式,只知道瞎表现的人,把这家伙放在五城兵马司这个关键的位置上,关键时刻说不定还会坏了自己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