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股权必须锱铢必较-《此生应无憾》
第(2/3)页
月薪1万:老板说的有有点问题,但我不说话。
月薪2万:老板说啥就是啥吧,给钱就行。
月薪3万:老板说什么都是对,如果有人错了,那一定是我。
月薪5万:996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月薪10万:办公室里的甲醛都让我着迷。
月薪20万:我不需要下班。
月薪50万:公司就是我家。
月薪100万:公司的方向,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按照2019年出现的时间点看,上海城镇职工人均年收入是15万元,对应1999年的数据是1万2千元,大概翻了12.5倍。现下陆道升给出的月薪大概在2万到3万之间,换算一下大概是月薪20万到月薪50万之间,也就是“我不需要下班”到“公司就是我家”之间的水平,对冲一下创业公司的不确定性风险,也许阮正来了能保持在“我不需要下班”的水平?
第三,开出高薪也是一种变相补偿,因为陆道升现在没有和阮正商量股权分配的意思。
陆道升很清楚股权在未来意味着什么。如果能创业成功,哪怕按照下限来看,自己创立的公司未来的市值少说也是万亿,1%的干股就是100亿的价值,初创阶段的干股在二十年后会值钱到超出想象。
眼下正是市场对股权价值认知最低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和阮正商量合伙创业股权分配的问题,那恐怕会分出不少股份还不能让阮正觉得有价值。
还不如多等等,等到公司越来越走上正轨,股票值钱了,再和人分,分出去的比例就小多了。
对于股权,陆道升是无比珍惜的,钱可以给,股权必须锱铢必较。
前世,中国国内互联网大厂在创业早期在股份方面,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基本上管理层都出让了大比例股权给外资,虽然有一些股权结构上的设计可以保障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但是大比例股权的为外资所控,也带来了很多让陆道升觉得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