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价格上也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我现在就要买杂交水稻,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呀。” 虽然要明年才能种稻了,但百姓却担心到了明年这高产稻就买不到了。 所以,先将稻种买了,来年再种准没错。 苏棠指了指不远处的仓库:“要买杂交水稻的去那边,排好队,别拥挤,稻种很多,每个人都能够买到。” 这一次苏棠就有经验了,提前在仓库的外面拉起了线,并且还请了人在售卖点维持秩序,售卖的过程井井有序。 这厢,百姓们急切的购买杂交水稻。 那厢,田地中的稻谷收的差不多了。 每当收了稻米,便到了交税的时候。 往年,村民们是万般不情愿的交税。 毕竟就那点仅有的粮食,糊口都不够,还上交一部分给衙门。 但今年不同了,上缴的那点粮食,与亩产千斤相比,便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不等里正在村子中挨家挨户的吹收,村民们便主动将粮食装在了箩筐中,然后相约一起朝着长安县衙而去。 几十户村民一起挑着粮食走在路上,可谓是浩浩荡荡了,就这样到了长安县衙。 衙役再一问,居然是来上缴税收的。 当即便朝着天边望了一眼,这太阳也没有打西边出来呀,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一起来主动缴纳税收了。 让衙役们更诧异的是,接下来的几日,越来越多的村民挑着粮食,主动来缴纳税收了。 经过检查,村民们挑来的粮食都是当季的新米,好的很。 经过称量,粮食也足斤足两的,只多不少。 因为这短时间来的人太多了,收到的粮食将仓库都给存满了。 “吴知县,现在每日还有百姓挑着粮食来上缴税收,咱们得快些找个地方存粮食呀。”胥吏禀报道。 “粮仓都要存满了?”吴知县惊讶道。 “你有所不知,近日坊间有传闻说,有些地方的种的粮食,亩产千斤,似乎是真的,许是这粮食多了,百姓就主动来交税了。” 这个传闻,吴知县在茶余饭后之时也是听闻过的,但他并没有当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