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急缺能干活的人-《连上淘宝后我带领全家暴富》


    第(2/3)页

    珠窝村以及其附近的村子,欢声笑语一片。

    丰收是好事,但村民们,却面临着亩产千斤稻谷幸福的烦恼。

    往日,一亩地不过两三百斤的产量,十亩地也不过两三千斤的稻谷。

    而现在,一亩地的产量便在两三千斤了。

    十亩地,那就是上万斤。

    田地多一点的人家,可能有三四十亩甚至更多的地。

    家中的劳动力,多则也不过十多二十人,这要将几万斤的稻谷割了,再到最后的脱壳,那得到什么时候去了。

    而现在,请人帮忙收稻米的工钱,其市场价不到十文一日,然后管一顿晌饭。

    这点工钱,似乎与一亩地千斤的收入相比,便显得很微不足道了。

    于是,那些家中劳动力比较少,田地又比较多的人家,为了能够早点将田地中的稻米给收完,避免夜长梦多,便只能招工请人收稻米。

    珠窝村以及其附近的村子,大部分都种了杂交水稻。

    只有少部分的人家,当初为了贪便宜,导致田地中的产量不尽人意。

    而这些人家,毕竟是少数,一个村子中大概也就几户。

    他们早早的便将自家田地中的稻米收了,只能眼巴巴且又羡慕的看着邻里们,每日一筐一筐的将稻米往家里背。

    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却成了香饽饽。

    这想要请人帮忙收田地中稻米的人家很多,而本村,大概就那么几户人家比较的闲。

    稍微下手晚一点的,便请不到人了。

    甚至,还有人愿意比市场价高一点点请人!

    但在本村,亦或是周遭的村子,基本上还是很难请到人。

    村民们便只能到长安城,去请人干活。

    而这请人干活的地方,一般是在牙行。

    起初的时候,有村民去牙行,请人帮自家收稻米的时候,牙行中的人还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但接下来的几日,来请人收稻米的村民就越来越多了。

    甚至,有些村民一次就请几人,甚至十多人的都有。

    要知道,这一亩地不过两三百斤的产量,其中税收还要扣除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