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妇人眉头皱的更紧了,这跟是不是本村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晃了晃手里的鸡蛋,一本正经的说: “我是下余村孟家,来祝寿的。” “难怪啊!” 凑热闹的村民们,都是一副了然的表情。 这令提着鸡蛋的妇人,很是不解。 脑袋都快秃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不待她开口,平日里性子比较随和的妇人,便已经低声同她解释了起来。 “大妹子你不是我们村的,所以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话,万不可胡说啊。 老太太的寿辰,每年人启云他们都是大操大办来着,从来没曾应付过,平日里对老太太也是极好的。 今年正好是启云六十大寿,所以才摆了酒席。这也是老太太的意思,所以并无不妥。” “就是就是,那启云是我们月家村的里正不假,可人家做事向来公正,从不徇私,怎么就不能给自己过个寿了?” 更何况还是六十大寿? 妇人原本也就是眼热,随口一说罢了。被她们这一堵,心里更不痛快了: “你们这一个个的……溜须拍马,也该有个度啊。他要是真像你们说的那般,公正,不徇私的话,那这十三副寿幛又是哪里来的?” “噗——” 有人直接笑出了声来。 其他人,也笑的肚子都疼了。 “大妹子你既然是来贺寿的,又是孟家来的。难道不知,启云他们家人多吗? 莫说是十三副寿幛了,只要他们愿意,这玩意儿,还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别的不提,十一个儿子,一个闺女这都多少副了。 更何况,还有几十个侄子、侄媳…… 有什么好酸的? 一个妇人兴致勃勃的,指着那些寿幛,一一同她讲解了起来: “那副红底金线的寿幛是启云长子惊辰家的,就正堂上挂得那一副。” 也是用绸缎绣的,红色的绸缎,配上金色的绣线,看着就不便宜。 “左下首,第一副是惊雷他们家的,右下首第一副是侄子侄媳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