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人形-《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第(2/3)页
刑侦市局乃至第三支队所有的工作里包含了太多人情往来中最极端可能性的讯息,有这个整体还算安全的城市中最危险的角落里诞生的罪恶、也有看似最安全的战场,没有硝烟却比狼烟四起更加险恶。
昱州市局里的那些人或许不都是邵梓、林芸那样性格形象几乎完全正面,一辈子都挑不出三件坏事的人,但面对着最黑暗的罪恶滋生,观赏有最无私的牺牲奉献,评判着勾心斗角和肝胆相照,他们所作所为、语言表现的整体导向确实能在数据库里占据一席之地,借此避免江秋被恶意引导到一定的方向。
这是梁安的私心——或许十几年前那份工作已经让他养成了习惯。
但显然,江秋能够学习到的东西比他想象的还要偏颇。
他学到的从来都不是温情、不是道德,而是人类行为背后那冰冷的、可预测的、甚至可操控的“模式”。而这个模式应用在事实当中,确实会让他更容易进行自我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不被人察觉的“更像一个正常人”。
然后呢?他还会学到什么?
这个世界对人工智能如何毁灭世界有多少惊惧不已的揣测,就对一个确实属于人,思想和感情却又无限原理于人的存在有多少嫉妒与敬畏。江秋确实和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温和无害——但这只是因为他没有学到真正危险的东西。
世界上有太多光是了解,便能让人在最危险最恶毒的领域利用的知识。或许有精心设计的成分,现在的江秋刚好和它们擦肩而过,就算曾经涉猎也只是浅尝即止。
——如果说江秋是一柄刃锋漂亮的刀具,没有人能拍着胸脯确保这把刀未来绝对不会落在一个见人就砍的杀人犯手上。
但起码现在的江秋和这种臆想似乎毫无关系,他能做的好像只是治病救人,以及像现在这样专注地、认认真真地问:
“我想知道,你看法如何。究竟是不是所有‘正常人’都比机器像人?”
梁安……不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
他觉得现在的情况非常微妙,起码他自己现在如果稍有不慎就会触发利用“扭头就走”这一计策来回避问题的反应机制。尤其是江秋直截了当的问题,让人特别希望花时间去感慨这月亮是真的特别月亮、天的星星也特别星星。
——然后以这些废话为借口,打个哈哈就跳过这个送命题。
可现在明显不是能够敷衍了事的时候。
周围的环境都像因为这一番话而失真,或许是因为唯心主义的余孽作祟,再实在的东西也变得影影绰绰的。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谴责他一直以来虚伪的自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笨瞎子,因为可恶的客观缺陷才完全看不到什么东西,但其实只是盲目的遮住自己的眼睛来假装无知。但遮去眼睛还有耳朵,连耳朵都堵住还有人会一把握住人手,不管是敲出复杂的摩斯密码还是在手上写字,总会把不想要的知识强加过来。
梁安几乎是强行从嘴角挤出一个没有太多杂质的笑容来:“江秋……”
“嗯?”
“……你说的这个小故事,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吗?”
梁安都说不清自己究竟是在转移话题,还是真的好奇这个问题。
“当然不是。”江秋说,“那本儿童读物在三十二年前出版。那时Chatgpt还没问世,但作者的思想显然超越了时代局限,比踩在无数巨人肩膀上、却到了二十一世纪还在坚守图灵测验,认为这才是唯一标准的人更有先见之明。”
“可惜作者没有太多的野心,遇见的伯乐只能是一群平均水平连早餐奶都还没断的小屁孩……”作为被扫射的没有先见之明的人当中一员,梁安反倒感到了一丝愚钝的宽慰,“所以,你认为你自己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江秋却摇摇头,“我不认为我有任何本质的变化。只是更多的人在那种情况下会做出对同伴更有利的事。我会变成一个更好的合作者,不是这样么?”
硬要这么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