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有备无患-《战国之鹰》
第(3/3)页
可能有人会问?明国不是号称税赋最低的朝代吗?怎么就没钱了呢?
这个从当地的流民愿意远渡大海来到罗氏家领地定居就可以看出一二了。既然税赋这么低,那为何这些明国移民宁愿舍弃故土来到这里呢?
明朝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已经日益激化了,国家政治日趋昏暗。这个时期,土地兼并日趋激烈。土地急剧集中,皇帝的皇庄迅速增加,王公、勋戚、宦官的庄田远超过前代。官豪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他们阡陌相连,一家而兼十家之产。屯田也多被宦官兼并,从而遭到严重破坏。百姓丧失土地到处流亡。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宦官专权,残刻人民。后来又出现了阁臣之争,官僚之间联结朋党,互相倾轧,朝廷一片混乱。
况且。明朝百姓负担除税收外,还有徭役。农民负担的徭役是地方分派的,这其中可由**官员上下其手的地方就太多了。这种现象即便是后世监督如此严密的时代都难以避免,更何况古代这种监督手段有限,交通不发达、信息阻塞的时代?
役就是供驱使的免费劳动力。役的存在证实了所谓税收低只是虚伪的假象。役为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开支,大抵是驿站、差役、军役等等。政府对他们只提供基本的粮食供应,老百姓的劳动力和技术都是免费供国家使用的。毫无疑问。这种额外的、人身的徭役有很多弊端,而且往往加诸于穷人和本分人身上。额外的征派不定期,又无法抵制,危害远远大于正常的赋税。
土地没有了,各种徭役负担又被变相加重(实际上等于变相加重了赋税),再遇上天灾,一无所有的百姓还能如何抵挡?所以所谓明国的“赋税低”完全是虚幻的假象。
从明国目前连年遭受天灾的信息中,政良却是猛然警醒起来。去年倭国本地也出现了气候异常的情况(比如秋天下雷暴雨;冬天时间过长等)。一些异常的气候,其出现之前基本上都会出现各种奇异的天气的。于是政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冰河期。
无论小冰河期是否已经开始影响当地的气候了,政良都要有所准备了。所谓有备无患。回去后一定要组织内政阁好好准备一番了。
现在看起来,时常到下面走走,了解一下底层的情况也是很好的,至少能让你意识到决策上的疏忽之处,然后赶紧加以弥补。
(感谢“百世經綸”的月票;感谢“七杯茶、绿米亚”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以及推荐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