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农居小憩-《战国之鹰》


    第(2/3)页

    虽然罗氏家领地内部一直大力推广水泥以及砖瓦的使用,但上面的这些东西主要都是有钱的豪族以及罗氏家的家臣武士才能享受得起的东西(这是政良故意消耗他们的财富的一种方式,免得他们财富多了,反而产生更多的**)。在一般的农村里,大部分的屋舍仍然都是草泥房。

    所谓草泥房。就是先在选好的地面上建立几根木柱围出房屋的范围,再以这几根木柱为基础堆积土基,建筑草泥板墙,最后在屋顶盖点茅草了事。绝大部分的领民住处都是这样的草泥房,仅有的一点木板用来做推拉门的,窗户则是用树枝削出来的木棍拼接凑合。富裕一点的领民则会住在木板房里。

    所谓的木板房。其室内结构跟草泥房差不多,不过房屋要大一些,地面上铺设的木板要多上几块,有些条件好点的领民家中,会铺上几块榻榻米草垫。

    但无论是草泥屋还是木板屋,它们的屋顶上都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在屋顶上防止许多粗木棍以及石头。

    为何如此呢?

    原来这样的结构的房子实在太不牢固了,尤其是屋顶。一旦刮台风。这些屋顶很可能就被台风刮走,所以才在屋顶上面压上这么多东西。但政良又不禁想到,要是地震的时候,这些领民应该怎么办呢?这样的屋子应该很容易倒塌的吧。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屋子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即便倒塌了,也造不成太大的伤亡啊,不像日后某国的豆腐渣工程一大把,一震就死一大堆人。最为可笑的是。还在那刻意地宣扬那些救人的故事却故意忽略当初那些豆腐渣工程是如何出现的。舍己救人的实际是必须宣扬的,但一些罪魁祸首也不能放过啊。

    总的来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罗氏家为领地领民带来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有了稳定的生活环境;有了只需向大名交一次税赋的田地耕作;吃得饱了穿得暖了;子女可以抚养健康长大了;领民的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了;子女可以免费学习文化知识了;生活有盼头、有希望了。而下一步。政良则是希望能够让领民们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至少能够有一大部分人可以住得上木板房吧。

    走进村子后,政良随意地挑选了一间院子就走了进去。这处院子的格局有点像明国的四合院,一间居住的正房以及两间做堆房用的耳房,三间房中间是小小的空场,房子与院子用简单的树枝篱笆围了起来。这些篱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防贼,而是为了围住院子中的自家养的鸡。

    这些鸡都是以野高山下那个八幡大菩萨神社后院的农业试验庄园中的山鸡为祖宗,逐渐繁衍出来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初那里的那个小小的山鸡笼已经发展为一个巨大的鸡棚,里面已经有数百只山鸡。而这些山鸡孵化出更多的小鸡后,内政阁就会等到这些小鸡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运往领地的各处贩卖给当地的民众。所以此时肥前国几乎大部分的领民家中都会养上几只从小就经过驯化的家鸡。这种情况也逐渐开始往筑后国、肥后国扩展起来了。

    就政良所知道的,在其他大名的领地中,一般的领民是根本没有鸡的,一些豪族的家里倒是可能有两只生蛋的鸡。还有一只作为领地闹钟使用的公鸡。所以仅凭养鸡这一点,就尅看出罗氏家领地内领民的生活情况了。

    不过这里有一个情况却是让政良哭笑不得的。虽然罗氏家领地领民们都能够养上一两只山鸡了。但由于受到以往寺庙神社的涂毒,现在很多一般领民都不愿意吃肉的。所以即便身体虚弱,家中又有几只鸡,他们也不会主动杀鸡来煲汤吃用的(这里也有可能是领民们将这些鸡看成是非常重要的财物了,不舍得吃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