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定装火药-《战国之鹰》


    第(2/3)页

    至于分装火药,就更简单了,只要严格的按照装药量把火药等重分好之后,用大小尽量一致的小竹管装好就可以了。这样既取用装填方便,也可以有效防潮,其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了。

    至于小竹筒的制作也很简单,几乎就是就地取材,找一些干燥的细竹,砍成一段一段的,把火药分装在这些竹管之中,用软木塞堵住口,最后再封上蜡防潮,便算是大功告成。

    当然,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蜡从何来。所以最终也只能大量从明国进口了。还有糯米,也是需要从明国引进,然后在领地内大力推广种植的。这样的话,糯米就既可以充当粮食,也可以充当粒状火药的制作原料。

    再有就是政良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铁炮手用的铅子有点不规矩,要么大要么小,大的装填的时候不容易装入枪膛,还容易炸膛,小的却吧唧一下就掉进去了,枪口稍微低一点,弹丸就会掉出来,即便是不掉出来,也因为火药燃烧时候泄气的缘故,造成弹丸飞不远威力大减。

    于是他只能让一个工匠把这些弹丸融了重新铸造,规格必须配合每支枪使之不出现以前的情况,尽可能的精密一些,使之可以有效的和枪膛配合,提高火枪的装填速度和威力。

    当这些定装火药制作好后,便可以直接装备给罗氏家的铁炮手了,用的时候,铁炮手们只要用牙咬掉封口的木塞,直接将火药倒入枪口之中便可以了,政良还让张茜找到一些妇女,让她们用粗布缝制了一套定装火药竹筒的腰带,跟后世猎枪的皮带一般,取用的时候也方便多了。

    巡视完火器工坊后,政良还巡视了刘烨在峡谷里新建立的攻城器械工坊。目前工坊中只有一种攻城武器,那就是云梯。在经过柳川城的笼城战后,刘烨正在根据当初出现的一些情况加紧改良这些云梯。

    参观完峡谷的工坊后,政良又跑到了距离工坊附近不远的铁炮队驻地,视察了铁炮队的训练情况。在观看完训练后,政良当场给出了几点必须立即执行的要求:

    一是,要加快铁炮手填装铁炮的速度。为此,他要求铁炮手们不停的操练火铳的装填,反反复复的让他们重复每一个装填的动作,使之对装填的步骤一直达到本能的程度,省的这帮货临阵之际装填出了差错,避免他们要么装多了火药搞得炸膛,要么忘了装弹丸或者忘了抽出搠杖,白放一枪,如此训练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大幅提高装弹的速度,起码要做到一分钟能装填两次才行。

    实际上对于加快铁炮填装速度的问题,政良也曾经考虑过三段击的办法。但是基于罗氏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加强铁炮手自身的能力的情况,政良决定两者都要兼备,既要这些铁炮手能够独自掌握不错的火枪操作技能,也要在将来训练三段击、排击等战术,以便灵活地应对战场上的形势变化。

    实际上目前政良对士兵们的火药填装速度要求也不高,只要这些个铁炮手在加强装填训练后,进步神速,原本一两分钟才能装填一次的速度大幅提升,使装填的速度达到了每分钟两颗的速度,这就能让政良满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