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暴利的贸易-《战国之鹰》


    第(2/3)页

    “大人,那是火油,是给船只晚上照明用的”王海被政良突然的问题弄得一愣,心中很是奇怪这位大人为何对这种东西感兴趣。但是他却不知道,此刻政良心中却是欢喜不已。这是正宗的火油啊。相比起这里现在晚上用的黑漆漆气味难闻的土火油,这种正宗的火油有着不会有太大异味,而且火势大,持续时间久的特点,不但可以用来日常晚上点灯之用,甚至还可以应用到战争之中。(ww)事实上,早在更为久远的古代战争中,这种从石油提炼出来的火油就被派上了用场。北周年间公元578年,突厥统治者派兵包围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打退了敌人,保卫了酒泉城。后梁公元919年时,就有把“火油”装在铁罐里,发射出去烧毁敌船的战例。

    “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谈谈交易的事情吧?”政良干脆直落地说道。

    “不知道大人准备交易那些货物呢”王海问道。这次由于是临时起意,所以王海也没有携带过多的货物前来,所以他心里隐隐有些担心政良要求的货物数量过多。其实一、他完全不知道政良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穷鬼罢了。钱币除了刚刚从呼子家敲诈而来的3000贯以及最近的攻略中收缴而得到的总价值600多贯金银铜币外,就在无其它钱币了。除了钱币外,政良准备使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现在罗氏家仓库中,加上最近数月野高山上的小铜矿的出产以及最近攻略的缴获,一共有铜矿近3万斤。再加上目前仍然比较受明国欢迎的刀枪,政良相信这次交易双方一定会皆大欢喜。

    “我准备要大量的生丝,另外还要少量的麝香、罗、锦绣,当然要是你能够附送一些火油就最好了”政良说道。

    “嗯,生丝每斤六贯,其余的麝香、罗、锦绣就看大人到底要多少了?”王海皱眉想了想后说道。

    “呵呵,这样吧,我们就不用铜钱来结算了,就直接用铜料以及刀剑来跟你结算,你看如何?”政良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复王海,而是先说明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结算。

    “好,这个没有问题”王海立即答应道。反正他们获得铜币后也是就地采购物资罢了,铜钱他们也不打算留的。而倭国冶铜方法落后,铜中残留银的成分,自己买铜以后,回炉冶炼提取残留的银,也可以得到巨利,何乐而不为呢?再说,现在的倭国刀具质量较好,也是很容易专卖出去的。

    “现在这里一斤丝,价五贯文,钢一驮(产铜地方)十二贯文,一驮铜可换丝三斤。但根据我所知,一驮铜在明国是可以换丝八至十斤,按日本丝价换算可卖四十至五十多贯,即获四至五倍之利。如果用金银购买,也同样赚利;日本金十两价值三十贯文,只买丝六斤,在明国最低也可以换丝二十四斤至三十多斤,按这里价格换算,可卖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多贯,同样是四至五倍的巨利。王海,你不觉得你出的价钱有点高了吗?”虽然经过短短两日的相识,政良已经与王海颇为相熟,但是在商言商,涉及到家族的发展,不得不讲一讲价钱了。

    “嘶”王海心中暗暗吃惊,看来这个年轻的领主见识不凡啊,连明国的情况也如此清楚。于是王海当即稍为调低了货物的价格。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最终确定了交易的结果。罗氏家付出铜矿3万斤,刀剑200把,金银若干,获取了对方的600斤生丝,火油15桶,麝香、罗、锦绣若干。另外政良还希望购买更多的火油,王海也答应回去后再送来10桶火油,这已经是他们船队的能够提供的极限了,再提供的话,他们返航明国时,晚上就没有油灯可点了。最后,这次交易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得。

    交易完毕,政良在仓山城中款待王海。酒饱饭足后,政良命人递上饭后的两个甜点。其中一个长棒形,上面镶嵌着一拉拉金黄色的果粒。另一个则是块状,全身土黄色。两样食物虽然形状有点独特,但是离远就散发出阵阵甜气,不禁食指大动。

    “大人,这是?”王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食物,不由得惊奇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