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桓玄离京-《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3/3)页

    “主公不妨借机大肆敕封北府众将,若能一举挑动北府爆发内讧。”

    “或许不用主公劳心费力,他们自己就完蛋了。”

    “着啊!还是姐夫有办法。”

    “除此之外,主公还可以在天师道身上想想办法。”

    得了桓玄夸奖,殷仲文愈发卖力地为其出谋划策,提出招抚天师道贼众。

    对此,桓玄有些犹豫,担心自家名声受损。

    “招抚天师道?这可行吗?”

    “怎么不可行?当初天师道肆虐东南,给朝廷带来多大损失?”

    “虽然刘裕已重创了对方,但还没法彻底剿灭孙泰。”

    “与其对方将来东山再起,给您添麻烦,不如将其收为己用。”

    “一来可用来牵制刘裕,二来也省了大军远征之苦。”

    “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

    接下来两人一路无话,大队人马继续向姑孰前行。

    一路上荒无人烟,十里、八里也不遇一个人家。

    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众人也越来越冷。

    幸亏大家都知道姑孰距离建康不远,不然说不定早有人私自停下不前。

    大约又往前走了约三里路,终于看见一座城池轮廓出现在前方。

    大军上下看到这一幕,无不欢呼雀跃。

    众人振奋精神,加快步伐,顺利进了姑孰城。

    此时,姑孰城内南郡公府上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一派喜气洋洋的景像。

    只见一个个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来来往往,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

    桓玄趾高气扬地坐在上首,志得意满地接受众人拜贺。

    随着桓玄进驻姑孰,大部分朝臣也随之迁来,让小小的姑孰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

    如此一来姑孰成了大晋新的政治中心,至于建康……早没人去理会。

    虽然很多人对这样来回折腾感到分外不爽,却迫于桓氏势大,不敢表露出丝毫不满。

    到了姑孰,桓玄不顾严寒执意登上九井山,缅怀其父桓温曾挖井、驻屯过的地方。

    殷仲文为了拍桓玄马屁,特地吟了二十句《南州桓公九井作诗》。

    这是一首典型的为桓玄歌功颂德的政治拍马诗。

    在仲文笔下,桓玄俨然是一位德行高远的贤哲。

    把他移师姑孰的举动,美化为不与世俗争权夺利的清高行为。

    虽然歪曲事实,厚颜无耻,却寓意深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