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分歧-《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410章  分歧

    产业园的办公室里,这是何劲如连续来找胡殊同的第四天。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很和气,就着理性讨论的原则希望达成共识,可几天过去,情绪上都有些起伏了,一个觉得一个短浅,一个觉得一个固执。

    胡殊同已经来到甘州一个多月,  但事情毫无进展,至于邀同兴此来的用意,与胡殊同当时的设想差不多。

    去年十月末,“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出,有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手段,冷链在第一时间深入到这个命题。放在甘州的大环境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可以有效衔接。这几年甘州扶贫成效斐然,把两件事变为一件事,前前后后一以贯之,  是为莫大的考量。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与发改委的第一次见面会上,事情便出现了分歧,虽然胡殊同表露的并不明显,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同兴不想走发改委提出的那一套。

    同兴冷链是整个产销大联盟的骨架,分布在各地的枢纽是甘州最为看重的地方,面对一些贫困县、高空间附加值农产品县,甘州希望同兴可以在这个领域进行统筹。换言之,在乡村振兴这个新使命下,依靠同兴丰富的冷链运作经验,综合考虑范围与辐射建起相应的园区,乃是最有针对性的解法。

    以同兴的实力,就该这样大包大揽,把产销大联盟进一步下探。何劲如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省里、市里、行业里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可偏偏胡殊同不把它看成最优解。

    何劲如之所以屡次来找胡殊同,  实乃担着发改委调和的任务。有些话虽然没有直说,但他觉得已经透露给胡殊同足够多,  这些未来的厂区,甘州是有针对性的大预算,包括土地的问题都会尽力配合。不夸张地说,这几乎是一下子兴起多个小型的武关产业园,而自身掏不了多少腰包。

    何劲如脾气越来越大,十之七八还是出自失望,得知胡殊同要来时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烦闷,早知如此,还不如雄关和强运联合先把摊子争下来再说。

    那么,在所有人看来都顺理成章的事,为何胡殊同会心生抗拒?甚至让甘州发改委觉得“出钱不肯办事”呢?

    本质上,这是两个端口的问题,是企业牵头,还是县里牵头。

    在胡殊同的意识里,冷链需要各个环节的能动性,而不仅仅是货等车来,单纯的企业与农户对接。农户要为新的奔头而扩大营生,  县里要做好调节调度,才是共走康庄的内核。

    “何总,同兴不可能一个县建一个厂区,别说甘州,同兴在青宁也只有两个厂,只能像武关产业园这样用几个地方进行辐射。”

    何劲如并不想再听这样的话,因为他知道胡殊同马上就要话锋一转,“胡总,没有大厂如何统筹,辐射多少地方全看你的规划,这正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