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物流大潮-《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204章  物流大潮

    在国家作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青岩市研究政策基金流向并积极向省发改委汇报,及时申报扩大内需项目,申请国家无偿资金。这也是全国各地的行动缩影,扩大内需和物流业振兴一以贯之,引发全国物流企业热潮。

    与此同时,地方也在大力拓举,  如深圳市,2009年物流行业的扶持资金预算达到惊人的3亿元,对物流主管部门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仅贴息额度便最高可达五百万。

    而冷链物流,是资金流亟需更多注入的地方,现代物流不是一个“冷”字可以概括,  但若是做不好冷,  便永远谈不上现代二字。

    换句话说,在整个大物流系统中,冷链项目申报更易获得无偿资金的支持。这里面涉及到冷库建设、枢纽园区建设、冷藏运输体系、信息平台系统等等。但同样身在冷链系统的项目,竞争力却差距明显,这第一杯羹究竟哪些项目更易分得?实际上是有门道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企业主必备的能力,读懂政策。

    物流业列入十大振兴是方向性的东西,要看更细化的指向,必然要读懂确定下来振兴物流业的九项重点工程。物流工程是什么,对许多人来讲可谓张口就来,无外乎硬件建设、技术升级、人力培养这些内容。

    如此便过于泛了,在九项重点工程排在第一的叫做“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往后看,还有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城市配送、农村物流。

    所以不难看出,“联”才是政策的考量,通过网络布局实现产业联动、城乡互动,企业由此做大做强,  才是振兴的要义所在。若读不透这一点,在思维格局上已经败于人下,遑论具体执行上的亮点。

    所以说,最起码从第一波来看,  新的枢纽园区建设、冷链网络的打造远比老旧修缮更有优势。

    盘湖渔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停下?在胡殊同看来,它也是被物流业入十大振兴闪了一下腰。试想一下,如果此时渔港开拔,在今后的无偿资金面前便属于“既定落成项目”,布局已成、展望有限。要知道,无偿资金不是用来锦上添,而须追求每一笔的最大价值。

    渔港背后之汹涌也让胡殊同暗自惊讶,依托四大水产城,他们每一笔资金都不放过,渔港的阴云远比当年南郊重得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