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多少猫腻-《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难道不是吗?”

    “这算什么同盟?自打盘算起来渔港的那天,我同兴是要货的!不是来给他当出租车的!”

    “都是赚钱,补贴不是钱吗?”

    “我雇你一支工程队来建同兴二期,包吃包住包补贴,免了工程款你干吗?”

    “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们这些企业,有车更有市场,让我们当一节节车厢,门也没有!”

    “殊同,你太意气了,你知道这背后牵着多大的事吗?你晓得这是多少人的蛋糕吗?同兴不满意,你可以单谈,我相信有些人早已准备好了如何让你满意,你千万不要把事情挑开挑明,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要知道,如今的同兴可不是光脚的,怎么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啊!”

    余大军的话让胡殊同一个字都不能反驳,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法则、规则,也只有那些体恤关切自己的人才有这番生存劝诫。

    但真要隐了,胡殊同的内心又满是无以排解的惭愧,他惭愧于“我们的同盟”,把一心勾勒的互通平台,变成了指哪打哪的渔港突击队。现在他被很多人捧着,很多人被双重补贴蛊惑着,但迟早有一天所有人都会明白,这根本不是第三方物流该有的前景,人们只是螃蟹大虾和带鱼的搬运工,除了铆足劲跑腿,这里的一切都与你无关。

    更让人脸红的是,当年被他用作武器打败大企业的“民生”,如果那水产城没有猫腻,那些分蛋糕的人为什么不自己雇车,却要采用这样一种合作?如果那水产城没有猫腻,一个集团副总听哪门子的分部汇报?

    如果那水产城没有猫腻,大行其道走双百,一路锦绣带炮仗,四大水王招摇市,要名得名要利有利,有何必要拉一群跑腿的还要各种安抚?

    “那就让我来猜猜,是不是设备材料只够运营的门槛,二手的老化的来者不拒。能用玻璃的绝不用聚氨酯,靠防腐能解决的尽量少用制冷剂。”

    “但它还是能够运营,不是吗?”

    “当然,它不仅能运营还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