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整改之路-《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这人便是曾昭达,青宁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冷运专业98级本科毕业生,98届冷运,是青大的第一届。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青大读研,因为专业领域各项能力非常突出,而青大又极其缺乏本专业的师资,所以曾昭达在硕士毕业后,破格留在青大任教。
曾昭达是食品学院的大名人,是青大食品学院校企联合的革新者,开创“寒暑实习班”深入青宁省各个市的食品加工储藏企业、低温食品生产企业等,使冷运专业的大学生早在大一假期便能接受到一线的实践,也给就业带来了诸多利好。
在青岩市的冷链行业中,曾昭达名声亦是响亮,他还是青岩市制冷学会的会长,联合各大高校专家和业内人士组建了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团队,年轻有为。
结合相关部门的资料以及青大的走访,曾昭达刚刚做完青岩冷库分析报告,三日后就将到卫生部门进行汇报,同时阐述自己的解决方案。
平城山事件,让曾昭达难眠。自打事情爆发,整改报告任务下发,他一直处在一种黯淡的心境。他的方案很细致,对青岩市冷库现状的分析可谓透彻。
但是解法,他不满意。
这几天,也让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切实可行,青岩市冷库整改这道复杂的题目,它的答案不应该是“完善冷链设施”“加强行业管理”“注重人才培养”这些宽泛的东西。
这些是万能答案,而且放在这个特殊时刻,又显得很有几分交差的意味。面对青岩市积冗难除、遗祸难消的冷库现状,不该这样空谈。
如何完善冷链设施、如何加强行业管理、如何注重人才培养,曾昭达反复思索,他有一些想法,但落实起来又让人没底,而且牵扯面一旦变广,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又让他不敢贸然。
一声长叹,曾昭达把报告合住的时候,眼睛又瞥到了另一份方案,这一看整个人的心情更是到了冰点,只见其上写着“青宁省肉类行业协会章程(起草案)”。
这是一件筹划了近有一年的事,按照曾昭达的构想,肉类行业协会与制冷学会两相联合,针对冷库建设、运行安全、耗能方面等,寻找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为相关部门提供监管的措施建议。
然而,章程尚未布公,平城山之祸把行业推向风口浪尖。在当下这个节点,莫说民众,连省内同行对青岩市的肉类行业都充满不信任,这个协会只能缓下去了。
曾昭达趴在桌子上睡到天亮,一大早,制冷学会的秘书打来电话,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虽是约到了对方,但时间只能是上午,据说那位大老板日理万机,晚点去还要排队呢。
车辆开到青大,秘书为这个大早连声道歉。但曾昭达反而神情抖擞,丝毫不以为意。行在路上,秘书心有好奇,一般通往企业的路上,这位会长远不是当下这种情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