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了不起的论文-《冷链二十年》


    第(3/3)页

    不过,庞师友更清楚的是,以如今食品科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人力方向,即便有冷运人才进入也难有施展。

    其实低温技术完全可以划成一个单独科研项目,像冷藏食品包装技术、储藏保鲜技术都是具有广阔研发空间的大领域。冷运方向的毕业生理化都是强项,大学期间的课程多是低温技术,他们需要一个施展与深造的平台。

    “冷藏科学实验室”,这七个字早已在庞师友内心浮现多年,但这也意味着大量的科研经费,以从前的人力条件来看,这件事将变得异常复杂。

    庞师友望了一眼舷窗外,胡殊同的这篇论文触动了他也催动了他,起初看时他满心惊喜,再读一遍又觉沉甸。从论文标准的角度讲,这不是一篇异常出彩的论文,但从现状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篇了不起的论文!

    字里行间,庞师友看到都是扎实、务实、踏实,人人都在说冷,他却将链贯穿始终,更难得的是他对链的领会也非同寻常,不仅仅是串联与一环环,这才是这条路充满难阻的关键所在。至于专业内容的板块,便无需赘述了,看看大学期间的成绩便知道了。

    明大的论文总是写得很大,格局与视野素来都是加分项,庞师友也喜欢看一位学生的长远思维,而胡殊同的这篇论文却让他忽视了这些,满心都是二字——投入。

    有时候,格局是会骗人的,空中楼阁一般“高瞻远瞩”,一瞬看去抱负远大,等到细想又觉重重难关无秘钥。而投入则全然不同,他是一步一证向那楼阁走去。若无投入,岂能写出这样的行业现实,若无投入,岂能有那般看上去颇为悚人的案例。

    这不仅是一篇毕业论文,庞师友决定将它当做打开冷藏食品实验室的一块敲门砖,他虽老去,但人才辈出。他相信这些新兴向上的力量,驱动的不止他一人。

    “小吴,冷运的答辩时间沟通好了吗?”

    “早上您就问过了,委员会说了,您哪天回来答辩哪天开始。”

    “看我这记性,好得很!”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