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南都城是学生的家,岂有弃之而去的道理。” 宋学究听了,自嘲一笑。“是了,是老夫看差了。” “情势紧急,学生便直抒来意,学生要借人协助平灾。” “平灾?” 宋学究冷笑几声。 “自灾害发生以来,其他四司未有丝毫举动,难不成你以为这救万民于水火的职责会落到你们冷家的头上?” 面对宋学究直白的嘲讽,冷头清心中自是有恼,但声音仍是克制住了盈在胸口的怒火。 “学究,你不出,我不出,那么南都城离灭亡自然不远。” “老夫这身后可是有数百名散生,系关他们生死。” 见宋学究态度决绝,冷头清轻叹一声。 “学究,我这一路从冷家来到学舍,一路上碰到不少恶鬼作乱,您觉得它们现下何处?” 尚未参透冷头清话中意味,宋学究感受到了地面传来的震动。 不如先前那般强烈,却也令他心中闪过一丝颤粟。 目光越过了冷头清,在他的身后不远。 乌泱泱一片,宛若蚁群般的恶鬼涌向学舍。 “冷头清,你!” “请学究决断!” 似是笃定了如今的学舍不想在平添牺牲,刻意引来数只罗刹恶鬼。 宋学究面色疲惫,他不想再惊扰内中亦如惊弓之鸟的散生,嘴唇吐露出一个字音。 “好。” 得到了答复,冷头清回转过身,从袖口内掏出了竹制的书简。 仍有一股翠竹幽香悄然浮动。 学府出来的散生,除了习得一股浩然正风。 能为更甚者,可以文载道,凝就天地之灵气炼化,成为利器,诛邪灭祟。 冷头清便是在此道有了一番成就。 “起!” 手中竹简应声展开,笔墨书写的俊秀字体飘然落在其上,自成一方风骨。 此乃先汉名儒,边仲礼的真迹。 “胄高阳之苗胤兮,承圣祖之洪泽。建列藩于南楚兮,等威灵于二伯。 超有商之大彭兮,越隆周之两虢。达皇佐之高勋兮,驰仁声之显赫。” 声音如若洪钟大吕,竹简上的字迹显化道道虚影,凝结了这其阵法中的煞气,溢出了森冷杀气。 昔时,楚灵王游至云梦之泽,见景色秀美,谓左右而叹曰: “可遗老而亡死矣。” 竭四海之妙珍、尽人生之秘玩。 国之不国,民生哀怨。 字音方落,空气间荡起阵阵波涛,似有凌厉的风刃强势刮过。 顷刻间,这些道行卑微的群邪化为齑粉。 孙学究默默地看着冷头清在他面前显露的这一手,心中不由泛起苦笑。 老了,老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