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打开门后,走进院里就见一口小天井,正中一块磨得发光的条石,再往里看,正房两间,东西各一耳房,走到后进有灶屋、柴房。 “前院这间小屋,原是放杂物的,”伙计指着影壁后的一间:“开个窗换道门,便能做铺面,门前这一格地,退半步便是巷口,三百步到渡口岔路,再走五百步到杨柳书院后巷。” 孟鸢听着,对这屋子的地理位置十分满意。 周临安没急着说好,先四处转了一圈,走到井边发现井里还吊着一个桶,他将桶放下去打了一点水上来,水质清澈无藻,满意的把桶放下。 孟鸢跟伙计跟在他身后,周临安走到墙角处,眉头微皱。 指着一处暗痕,“这有回潮印,下雨时会渗水?” 伙计佩服他的仔细,耐心解释道:“前年梅雨多渗过一回,房子主人后来请人做了白灰挡水和滴水檐,公子若不放心,我可将这问题写进单子,若下回再渗水,可来牙行叫人修。” 孟鸢一路走来也没闲着,越打量这屋子越喜欢,心里已有八分定。 待将灶屋也检查无误后,周临安终于站定,对着孟鸢点了点头。 孟鸢问出了出乎意料的问题:“邻里可清净?” 伙计愣了愣,仔细回忆了下,才道:“西边是做纸扎的老徐,东边是绣房寡娘,人也和气,前街是药铺。” 孟鸢深吸一口气:“不知这屋子房东要价多少?” “年租的话二十四两银子,按季付也成,只是每月要加上五百钱。” 周临安皱眉:“贵了。” 伙计笑容不减:“这位置两进带井的院子,价格真不贵,这房子也是今日上午刚到牙行手里,房东要去投亲急着租出去,若是客人没看上,过两天可就没了。” 这个价格确定不贵,跟杨柳树也就几步路的距离,周临安读书的话短期肯定不会动,孟鸢心中有了决断。 “这院子我们要了。” 伙计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竟是小娘子做主,怔了一下,随即笑得更真:“怪不得说会做买卖的人办事利索,小娘子好魄力。” 牙行柜台,三个银锭整整齐齐——不是散碎铜板,是明晃晃的实银,放在柜台上,牙婆眼里那点轻视,顿时收了回去。 当场写契,盖了牙印,牙行在县府自然有人脉,当即就带着房东和两人去县府登好了契书。 …… 回到家,孟鸢把钥匙放在桌中央:“屋子租好了,两进小院,后院带井,明天一早咱就搬。” 柳氏一怔:“真搬去镇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