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知青来了-《带着空间在五十年代》


    第(2/3)页

    至于当初王建党一家净身出户,白纸黑字约定好,十年后,再给老人养老孝敬钱的事情已经被选择性的遗忘了。

    现在在他们口中,王建党一家就是那精于算计、自私自利的代表人物,明知道自家马上就要起来了,所以,早早就激得两个老的把他们分出去,这样的话,自家的好处就不会便宜给父母兄弟了,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对于这个,王建党跟苏红英两口子自然是有所耳闻的,两人也有比较熟悉,玩的好的朋友,总会有人透露给他们听。

    这时候,两口子倒是有些庆幸宝琳的孤僻了,至少不出去,不怎么与人交谈,就不会知道这个事,她也就不用面对别人异样的眼神了。

    他们是没有把这些个糟污事告诉宝琳的,免得影响了她的心情。

    在八月初,公社下了通知,上河村将要接收三个城里来的知青,那些知青虽然都是外来人员,可他们的户口是要跟着人一起迁过来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在村里挣工分,分村里的粮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一时间,整个上河村都议论纷纷。

    在大队长架着牛车去接人那天,天上下起了小雨,村民都没去上工,在家休息,大家都三五成群的谈论着这个事,苏红英跟王建党两口子对于知青的事情也很好奇,在家吃了早饭,就出门去了王成家凑热闹。

    一大早,徐爱国就出发了,等他带着知青回来,都十一点多了,很多人家里都已经吃完了午饭,因为没有上工,所以,早午饭是一起吃的,能省一顿是一顿。

    牛车在大队部门口停了下来,三个知青都是男的,他们是跟在牛车后面走回来的,因为他们带的行李不少,后面的车厢没他们位置了。

    三个人年纪都不大,顶多二十出头的样子。

    他们是熟识,你帮我我帮你的,一齐把牛车上的行李卸到了大队部里面,因为今天下了雨,所以,行李是不能下地的,不然那些袋子箱子上沾了泥水,根本不能看,说不定还会影响到里面的东西。

    按照之前商议的,徐爱国把这三个人安置在大队部的一个杂物间里面,算是临时住所吧!如果这些知青有本事,还可以出钱在村里买地,自己建两间屋子。

    当然,知青是外人,买地的价格跟本村人的价格当然不一样,加价那是一定的,不然本村人不会服气,只加多少,这个还有待商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