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坐下身来看一看,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前尘往事,这今朝云烟,不敢说是豁然开朗,但也拨云见日。眼下,且容我斗胆揣测一二,对错与否,还望指摘。 “三年前,确切点说该是三年多了吧,上面那位所谓的提亲,想来应该是打算找个质子放手里吧。靠山王虽然致仕,可于朝野的影响仍是滔天,卧榻之侧,这教人可是难受得很。只是这位子乃先皇赐封,眼下这位,动也动不得,可又害怕自己一手握不住,矛盾的很啊。只能出此一招,毕竟手里没个逆风翻局的棋子,便掌控不住底下人的生死,这是上位者最害怕的事。即便下面人不愿意,君臣关系摆在那里又有何办法?拒绝,是万万不能的。是也不是? “往深了说,那最大的原因,还是怕落个口实。这一大家子,若是因为这种事情被那群只会耍小聪明的言官抓了把柄参上一记,芝麻粒小的事不也得闹到把天捅个窟窿?那群刀笔吏的笔杆子有多尖锐,想来两位要比我这个久居深山固步自封的道士都明白吧?两位施主,是也不是?”早就练的泰山崩于前亦不动如山的夜家姐弟俩此时也是双眉紧锁。 张三封全都瞧在眼里,不动声色, “将计就计,你们就上演了这么一出被逐家门隐姓埋名浪荡江湖的戏码,不过是想躲出这个漩涡中心,可做韬光养晦,也可做避重就轻,能让上头那位打消一些顾虑,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这番推断,是也不是?”一问再一问,步步紧逼。 夜遐迩顾左右而言他, “三封道长说是久居山中不问世事,可也要比一般人知道的都多。”好似是嘲讽,似乎又是变相的回应。 这个修习天道之法的道士同样避开夜遐迩的话题,继续着自己最后的一问。 “两位施主,三年后以我武当不肖弟子做垫脚石,借机横空出世,是否在借这偌大的江湖传信于夜王爷,行一些个万全之策?”模棱两可的问话,好在无外人在侧。 “所以,三封道长这一番说道,是想表达什么?讲你那时候江湖的精彩?”夜遐迩反问道。 张三封又是呵呵一笑,未在说话。夜三更一直都未开口,夜遐迩也不再言语。 一时再次陷入沉默。好似铁了心要等对方先开口,张三封显示出了极大的耐心。 姐弟两人好似也在等,在等张三封一个说法,一个在这里如此大费口舌的说法。 显然低估了这两个年轻人的耐心,试想隐姓埋名三载,抛却诸多尘缘,怎会缺得了耐心? 张三封终是长出一口气,双手叠抱胸前,起身弯腰拱手,执礼是天揖。 “贫道武当第一人张三封,愿携敝派,为夜家牵马坠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只望夜家庇护我千载道门,福泽绵延。”一语何止千层浪,这是把五岳轮番扔进了八百里洞庭湖,不只是为了看个水花,这还想要听个声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