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再对峙郭嘉出谋-《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汜水关前一场大战之后,双方又开始了对峙。
董卓本想速战速决,唯有这样才能够震慑整个天下。
否则人人都想拥兵自重,朝廷的圣旨,也就出不了洛阳城。
但是通过这一战,他明白联军并非是乌合之众,战力也不弱。
陶应、曹操、孙坚这些人也都是久经沙场,而他们麾下更有许多猛将良将。
既然不能速战速决,那就依险而守,不再出关作战。
联军这边也没有强攻。
当初只有徐荣的三万兵马,强攻汜水关也没有讨的便宜,现在关上有十万大军,强攻纯粹就是白白送死。
他们要和董卓耗下去,看谁在这里待得住。
冀州的粮草暂时还够联军使用,袁绍当然不怕耗下去了。
他不相信,董卓离开洛阳时间久了之后,朝堂之中能没有变数。
这一对峙,就是两个多月。
而这两个月,洛阳周围,三秦大地,尤其是京兆、扶风、冯翊等关中平原,在朝廷官员和李儒的督促之下,所有良田都完成了春耕。
豫州本来在黄巾之乱后人口就已经很少了,今年受到大战的影响,很多田地都荒着。
兖州、冀州、青州、幽州也都受到了影响,刺史,太守都不在,各县只能各自为政,当然会受影响了。
联军的粮草,现在还够用,可是秋收之后怎么办?
看着还在经常饮宴的众诸侯,韩馥已经非常发愁了。
“奉孝,两军如此对峙,何时可见分晓?”陶应也有些心急了。
以前在征讨北宫伯玉叛乱时,在军中近三年,那一次陶应还没有多少不适感觉。
可是现在,结了婚就是不一样,这军旅的生活太枯燥了。
“少将军,其实这主动权还在联军这边。”郭嘉笑了笑,“要迫使董卓离开汜水关,并不困难,只是联军中许多人之意,并不在于击败董卓,而在于是朝廷的声望降低,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不错,诸侯兴兵,攻打京师,朝廷无可奈何,人人都知,乱世已至,谁能没有野心呢?只是以奉孝之见,如何迫使董卓退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