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下来,忠帝说了一堆客套话后,宣布晚宴开始。 宋知信注意到,坐在主席后侧方的李艳玲,频频向自己举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笑意浓浓,仿佛可以滴出水来。 他心里既激动欢喜,又有点不安。 如果能和她在床上颠龙倒凤,是何等的销魂?但凭两人的关系,还不至于让李艳玲主动为他脱衣解带。 她此举究竟有何深意? 酒过三巡,忠帝有些微醺,望着宋知信道:“平定王,听闻你在萧帝的寿宴上,作了一首前无古人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朕甚是震惊,也甚是欣喜。” “不知平定王今夜可有诗兴,为朕的太子婚礼献上一首惊艳绝伦的诗词?” 众人闻言,皆停下酒盅,纷纷看向宋知信。 李艳玲更是睁大了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笑意盈盈的望着他。 宋知信心中一动,何不借献诗的机会,试一试李艳玲对自己的态度? 他慢悠悠地起身,躬身道:“忠帝有令,本王只有勉强为之。胡言而作,望诸位莫笑。” 忠帝笑道:“平定王才华惊世骇俗,谁人敢笑话于你,尽管作来。” 宋知信深吸了一口气,从记忆中找出了自己想要的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吟罢,宋知信目光越过忠帝的,目光灼灼地望着李艳玲。 这首诗选材新颖,浅显易懂。 最直白地理解是:洞房花烛夜起床后,新妇做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唯恐公婆不满意,低声问自己的夫婿。 将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描绘的活灵活现。 而在李艳玲听来,完全是另一番含义。 “入时无”三字,仿佛就是宋知信在问她:你还满意我吗? 再看宋知信看自己的眼神,寓意不言自明。 李艳玲目光柔软,爱意浓浓,大胆地与宋知信对视着,仿佛一切尽在眼神中。 “好诗!” 吴国礼部尚书周立邦首先站了出来,笑呵呵道:“不愧是才华横溢的平定王,这首诗选材新颖,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将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展现得惟妙惟肖。” “这首诗既表现了准太子妃的善良,和对皇后的尊重,又展示了皇后母仪天下的风范,当真是一首难得的千古佳作!” 周立邦在九州大陆名人阁文人榜排名第三,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都叫好了,包括完颜烈在内的其他人自然跟着纷纷叫好。 第(2/3)页